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北京市售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对Pb的吸附特性研究
姜源, 郝瑞霞, 杨诗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1): 125-134.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03
摘要879)   HTML10)    PDF(pc) (824KB)(510)    收藏

分析几种常见食用菌(平菇、口蘑、木耳和蟹味菇)的重金属含量, 结合国家卫生标准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常见食用菌子实体的重金属(Pb, Mn, Co, Ni, Cr, Zn, Fe, Cd, V, Cu)含量均低于国家食用菌卫生限量标准。利用不同种类食用菌作为生物吸附剂, 通过实验, 研究各种食用菌子实体对 Pb (Ⅱ)的吸附特性、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特征。平菇、口蘑、木耳、蟹味菇的匀浆以及木耳活体的吸附过程均可用Langmuir 方程进行拟合; 平菇活体适合 Frendlich 方程。平菇、口蘑、木耳和蟹味菇对 Pb (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91.7, 123, 58.5和120 mg/g, 与其他生物吸附剂相比, 吸附效果更好。动力学研究发现, 准二阶模型更符合食用菌对Pb(Ⅱ)的吸附过程。研究结果揭示了食用菌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德兴铜矿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研究
杨诗琴, 郝瑞霞, 吴沣, 姜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2): 287-294.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110
摘要1176)   HTML    PDF(pc) (4637KB)(858)    收藏

摘要 为了研究长期采矿对矿区环境微生物的影响, 以江西德兴铜矿周围环境土壤为研究对象, 利用微生物
培养法、核酸序列分析法、透射电镜等手段, 分析和研究德兴铜矿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并探讨表层
土壤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空间依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 大坞河?沽口河岸和祝家村土壤中
可培养微生物共有13 种, 大坞河–沽口河岸和祝家村土壤中的细菌在种类和分布层位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在真菌方面, 大坞河–沽口河岸和祝家村土壤之间相似性不明显。大坞河–沽口河岸与祝家村土壤剖面中微
生物的分布与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并非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还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利用半导体激光管制作亚硝酸盐测定仪的可行性研究
吴沣;郝瑞霞;姜源;杨诗琴;鲁安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068
4. 耐铅微生物筛选及其铅去除能力的初步研究
杨亮,郝瑞霞,吴沣,肖育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99)      PDF(pc) (606KB)(685)    收藏
从铅锌尾矿厂周围土壤样品中分离出4株耐铅菌。4株耐铅菌均能在Pb2+浓度范围为100~1000 mg/L的培养液中生长。在pH 6, 25℃, 160 r/min及初始Pb2+浓度为600 mg/L时, 菌株Pb-X-1, Pb-Z-3和Pb-Z-4的Pb2+去除率分别为78.31%, 77.8%和87%。菌株Pb-X-2在初始Pb2+浓度为100~400 mg/L时, 去除率均高于95%。16S rRD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Pb-X-2属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Pb-X-2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去除机理为细胞表面吸附与胞内富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芽孢杆菌HBS-4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及其与原油相互作用研究
马黠静,郝瑞霞,李瑞平,吕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51)      收藏
菌株HBS-4是从油藏分离的1株芽孢杆菌,该菌株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脂肽和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25.6 mN/m.在细菌与原油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分散、乳化原油的作用,而且有协助细菌代谢原油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在pH值5~12之间保持稳定,当pH值小于5时,会逐渐失活,所以控制发酵液的pH值,有利于细菌对原油的降解。原油与细菌作用12 d后,原油的沥青质和芳烃组分被转化和降解, 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2.89%和17.39%,原油的饱和烃∑C21/∑C22+比值由开始的039升为136, 长链的饱和烃被降解为短链的饱和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假单胞菌S-7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特性研究
郝瑞霞,王关玉, 潘永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01)      收藏
假单胞菌S-7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糖脂和脂肽表面活性物质,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6mg/L,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2mN/m降到29.7mN/m,油水界面张力由30mN/m降到1.3mN/m。发酵液在不同的温度、pH和矿化度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表面活性。发酵液可以乳化原油,使原油的粘度降低86.95%。研究表明,表面活性物质是S-7菌株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